陳小虬,藝名白寄萍.男,粵劇丑生.1992年在廣州去世,終年73歲。
陳小虬 - 簡介
陳小虬,男,粵劇丑生。生于外海直沖。父親陳泰龍是一位執業大律師。20世紀30年代,陳泰龍在廣西梧州開辦律師事務所,家道殷實,是梧州上流社會中的頭面人物,喜歡看粵劇,愛好唱粵曲,牽頭組織了私伙局,凡有粵劇團來梧州演出,必定到場觀看,熱情款待主要演員,并且邀請來家中開局。陳小虬跟隨父親在梧州生活,中學畢業后在梧州海關謀得一份差事,薪水不薄,體面風光,人稱“海關大少”,20出頭就已結婚生子,在父親影響下,自小就喜歡唱粵曲、演粵劇,是陳泰龍私伙局的臺柱。
陳小虬 - 藝術經歷
1941年,香港被日軍侵占,大批愛國藝人率領粵劇團到廣西避難、演出。馬師曾率領的劇團來到梧州,陳泰龍大力捧場,陳小虬也拜馬師曾為師,得到馬師曾的親自指點,唱做功夫大有長進。劇團中有個花旦叫韋劍芳,綺年玉貌,聲藝俱佳。陳小虬在學戲時與她耳鬢廝磨,假戲真做,產生了感情,便不顧父親極力反對,放棄體面的職業和舒適的生活離家出走,與韋劍芳一起參加劇團到處演戲。陳泰龍認為他有辱門風,極力勸阻,但無法挽回,一氣成病,藥石不靈,英年早逝。當時廣西尤其是梧州的報紙以很大的篇幅炒作此事,刊登連篇累牘的報道,說是“富家公子,迷戀戲子,拋妻棄子,氣死老子”,鬧得沸沸揚揚。
1942年,陳小虬組織起以香港演員為主的“新青年”劇團,自任班主,演員有薛覺明、劉月峰、韋劍芳、林秋萍、陳醒章等,音樂員有朱添、林文銳、郭禧志等,是香港淪陷后進入內地陣容最強的劇團,帶來了大批香港的新劇目,唱腔、服裝都有很大的改革,對推動廣西粵劇的發展起了很大作用,南寧中華大戲院、新世界戲院演出了將近一年時間,深受觀眾歡迎。后來,另一位班主賴壽銘用高價拉攏部分演員、音樂員跳槽另組劇團,“新青年”劇團被迫散班。陳小虬家財散盡,無法再做班主,此后以白寄萍為藝名,與韋劍芳拍擋,參團在廣西各地演出,陳小虬這轟動一時的名字便漸漸被人們淡忘了?箲饎倮,白寄萍、韋劍芳先后參加“勝利年”劇團、“晨鐘”劇團,在香港和廣東各地演出。1947年,兩人分道揚鑣,韋劍芳留在香港發展。白寄萍回了內地,參加了“猛龍”劇團,主要演員還有小木蘭、靚少鳳等。不久,原來在廣西“逸龍”劇團與林鷹揚拍擋的洋玫瑰成為白寄萍的新拍擋。
建國后,白寄萍、洋玫瑰先后參加“勝利”、“紅旗”等劇團,在珠江三角洲一帶巡演,期間也曾回過外海演出。1952年,他們參加“大江”粵劇團在陽江縣城江城酒店演出,此后便留在陽江。1954年,劇團改革,白寄萍組建了“民主班”前鋒粵劇團,任團長。1957年,前鋒粵劇團改名陽江粵劇團,成為國營演出團體,白寄萍仍任團長。他任團長長達十年,領銜的陽江粵劇團在廣東有一定的影響。1964年“四清”之前,白寄萍離開陽江粵劇團,1965年去了茂名粵劇團,1979年退休。1992年,白寄萍在廣州去世,終年73歲。